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市区科技

阳新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打造创新活力之县——阳新县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建设工作盘点

来源:阳新县科技局      时间:2024-08-06

近期,省委、省政府通报2023年科技创新综合考评中,阳新县跃升30位,获评“进位明显单位”,省科技厅公布2024年度第一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拟立项项目中,阳新有6个项目入选,上述两项工作均创历史新高。阳新县科技工作捷报频传,得益于近几年来,特别是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市、区)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创建为契机抢抓武汉都市圈发展机遇,通过深挖科创潜力、加速融圈入群、链接创新资源,充分释放“创新裂变”效应,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闯出了一条从“农业强到工业强、科技强”的科技创新强县之路,实现了从后发县到全省“进步生”的跨越。

具体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创新型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年都制定下发《阳新县建设省级创新型县工作方案》围绕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主题,明确强化产业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七大工作要点高位推进全县科技工作重难点。县委书记、县长分别定期召开建设推进会、专题会和县创促委会,全方位、立体化推进创新型县(市、区)建设各项工作。同时,建立完善创新型县(市、区)创建量化指标体系,把创新型县(市、区)建设年度工作任务目标纳入全县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牵头部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完善政策体系。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阳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工业千亿强县行动方案》《关于新时代推动阳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县的实施意见》等科技创新政策和指导性文件。设立科技创新发展基金、高新技术奖励资金、高质量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三年来,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累计达6.9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创建以来,营商环境省评实现三年三进位,三年总进位42名。强化惠企政策落实落地,创新建立惠企“资金池”,推进惠企政策无申请兑现,“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改革事项获国家层面推广。截至2023年,惠企平台累计兑付各项惠企政策资金2372万元,惠及企业200余家。

二、主要成效

(一)产业优势不断凸显

“四大”主导产业实现新跨越,加速打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品牌鞋服百亿产业集群,医药化工产业入选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建成全球产能规模第二的牛磺酸生产基地、全球产能最大的机制砂生产线。2023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6.05亿元,增速218.56%,居黄石市第一。五个一”现代农业迈出新步伐大力发展“一片叶、一篮果、一壶油、一只屯鸟、一条鱼“五个一”特色产业。组建阳新苎麻省级农业产业联合体,建成柑桔、蔬菜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国家级地理标志品牌4,“爱媛28”在全省鉴评中获三金一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集聚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1家。现代服务业“两大”园区实现新突破,湖北省西商农产品(冷链)物流园获评湖北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新港园区获批全国示范物流园区,荣获“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2023年,电商网络零售额达到13.5亿元,同比增长47%;服务业增加值196亿元,同比增长8.5%

(二)企业培育成效显著

大力实施科技型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构建“科技型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推动高企后备库建设,形成“推荐一批、辅导一批、培育一批”工作机制。创建期间,高企27家增至75家,实现翻番科小达431家,新物种“瞪羚”企业15家,专精特新企业25国家级绿色工厂共3远大生科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三)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人才方面深入实施“资质回乡”工程和“富川英才”计划,引进高学历人才285人,高职称技能人才42人,省级以上重点人才57人。获评湖北省返乡创业示范县、湖北省技能强省示范县。县级以上科技特派员人数三年累计达386人,实现15个镇(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全覆盖。科技金融方面创新政银企担深度融合的融资担保模式,推行“科创贷”。创建期间,对科技型企业累计发放担保贷款1.6亿元,发放科技创新惠企政策无申请兑现资金5826.8万元。2023年阳新“政采贷”规模3.84亿元,居全省第一。

(四)载体平台扩面提质

创新载体方面富池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特色产业基地入选国家“火炬基地”;黄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加快建设,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加快推进。创新创业平台方面建成全省唯一一家县级层面落地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目前,全县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及研发机构数达115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0家,省级以上创业载体12家,其中国家级星创天地3家。

(五)成果转化落地见效

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阳新科技合作基地”成功运营,县创新发展中心获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层站点。举办阳新县科创人才项目签约活动,先后与12所高校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常态化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创建期间,7家企业获得黄石市“三链融合”产业创新优秀成果项目,新增产学研合作企业40多家,解决技术难题30多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3.36亿元。

(六)科技惠民提质增效

荣获全省智慧政务数据应用示范单位推动建设省内首个县域数据(智算)中心,建成城市基础信息交换平台,“一网通办”率达到95.3%新型城镇化建设典型经验被国家发改委推介,荣获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省级食品安全县。富池镇跃居全国乡镇500强第227位、中部百强20位,“鞋都小镇”入选湖北特色小镇。2023年,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592元、17735元,较创建前增长14.82%17.99%

三、经验做法

阳新县创建省级创新型县统筹科技创新,坚持以“创”开路,以“新”制胜,举全县之力打造“创新活力之县”,实现了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从制造大县向工业强县突围、从山区县城向科技强县跨越,走出了一条山区县的创新进位之路。

(一)深挖科创潜力,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建强黄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全力推进种养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精深化、营销品牌化,建成军垦农产品加工物流园、棋盘洲粮油加工物流园等特色园区。‌目前,园区拥有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2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6个。打造农业区域优势品牌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创建一个名牌,激活一个企业,带动一片产业,大力开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培育名牌产品,落实阳字号农业知名品牌创建行动。累计获得湖北省农博会金奖农产品10以上,农业二品一标品牌42阳新湖蒿”“阳新屯鸟”“阳新柑桔”“阳新野菊花入选国家级地理标志品牌。浮屠镇获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推动“五个一”产业全链条发展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制定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用电等支持政策,每年安排财政资金3000万元支持重点农业产业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动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每一条产业链由一名县领导领衔、一个牵头单位负责、一个工作专班推进、一个专家团队指导。

“阳新屯鸟”飞向全国屯鸟为阳新独有物种,入列国家级品种志,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北省地理标志大会品牌“金奖。近年来,阳新深化与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制定《地理标志产品阳新屯鸟》《阳新屯鸟健康养殖技术规程》等标准,创新推广养殖新模式;成立阳新屯鸟原种基地,建设阳新屯鸟保种场,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建立湖北省禽蛋产业技术体系阳新试验站,建设集保种、育雏、孵化为一体的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阳新屯鸟产业园,建立25个扩繁群养殖基地,开发屯鸟汤、卤屯鸟、屯鸟皮蛋等系列产品,做强屯鸟精深加工;着力打造阳新屯鸟区域性公共品牌,组建屯鸟产业协会,成功举办首届阳新屯鸟汤节。目前,阳新每年向社会提供阳新屯鸟苗600万只,屯鸟销售遍及大半个中国。

“阳新湖蒿”种出十亿镇亿元村创新推广“阳新湖蒿留根再生”栽培方法,“种”出“早中晚”三熟湖蒿错峰上市;推广太阳能风力捕虫器、生物农药等绿色种植技术,推动“富河春潮”湖蒿获评“无公害农产品”;建立湖蒿研究院、专家工作站,推动产学研合作,开发干湖蒿、湖蒿酱等产品,将湖蒿“吃干榨尽”;建立湖蒿电商运营中心、产业科普馆,延伸产业链条;创新推出“湖蒿贷”,强化产业发展金融支撑。宝塔村作为全国三大湖蒿生产基地之一,2023年湖蒿产值突破1.5亿元,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阳新柑桔”结出“致富果”阳新是全国柑桔生产基地之一,全县爱媛28种植面积突破6万亩。近年来,阳新强化柑橘产业创新,推动“阳新柑桔”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先后创建湖北省阳新县杂柑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打造柑橘标准设施化种植基地、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开发推广智慧种植、绿色种植和精细化水肥管理等技术;成立柑橘协会,制定“阳新柑桔”生产标准,推动柑桔生产“标准化”;建立柑橘分拣中心,引进自动化分拣线;成立柑橘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柑橘产业研学实验基地;加大政策支持,重奖柑橘领域发明专利、标准、商标、品牌;建成柑桔现代农业产业园、军垦杂柑强镇、荆头山特色柑橘小镇,举办首届阳新柑桔节,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目前,全县柑橘农产品地理标志“阳新柑桔”1个、企业品牌23个、绿色食品品牌4个,“阳新柑桔”连续两年获得武汉农博会“金奖农产品”。

(二)加速融圈入群,制造大县向工业强县突围

积极融入武汉都市圈,打造武汉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基地。加快科技同兴,实现从“技术卡脖子”到“填补空白”支持企业在武汉建立“科创飞地”,推动11家企业入驻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阳新科技合作基地”。建成10家省级创新平台,引导龙头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原料药五成以上产品实现出口创汇,现有专利580多项,多项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强化产业协同,聚焦“生”“材”两大产业强链延链。依托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优势产业资源,打造生物医药“研发+原料药+制剂+物流销售”全产业链条,聚集产业链主企业5家,高企39家、科小135家;引进华新(阳新)亿吨机制砂石项目,通过强链延链,形成功能性无机材料、新型水泥—功能性涂覆料等六条新材料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立足“传统生产”打造“智慧示范”。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产能,扩大先进产能,实施智能制造升级工程。提升传统建材产业,扩展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建筑材料链条,建成全国“智慧”建材产业生产基地;以“互联网+”创新手段打造智慧医疗应用成果,建成阳新智慧健康产业园。如:

国家火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特色产业基地,集聚了以远大生科、远大生物、武汉武药、远大富驰为龙头的一批优势企业,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向百亿进发。

龙头引领技术攻关推动远大生科、武汉武药等企业与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先后承担省级以上项目13项,其中国家级2项;填补国内空白远大生物独立开发的酶法胱氨酸技术,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外的技术垄断,填补了我国高端氨基酸产业链的空白,成为世界上第二家能工业化生产非动物来源的半胱氨酸企业;推动绿色生产远大生物研发的酶法工艺、发酵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技术,远大生科研发的牛磺酸羟化液除杂质技术、含氨盐处理技术,远大富驰研发的硝基甲烷废气综合治理等技术,有效解决了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产业环境污染问题。

龙头引领集群集聚依托远大生科,打造全球最大的牛磺酸生产最大基地;2023年,招引远大医药投资110亿元建设精品示范超级工厂,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300亿元依托朗天药业,推动朗天总部经济和产业孵化项目落地,建设“产学研用”核心技术研发平台和智能化生产基地,打造国内最大的呼吸疾病吸入制剂生产基地。推进阳新医药健康总部经济示范园建设,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化工原料一医药中间体一原料药—化学制剂较为完整、上下游互动频繁的产业链条。目前,基地入选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成为鄂东南地区最大的医药化工产业聚集区。

(三)链接创新资源,山区县城向科技强县跨越

护航科创,科技政策出实招出台阳新史上最大力度科技政策《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阳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重奖创新主体支持高企培育,对首次认定为高企的规上企业,给予60万元奖励,对不同认定资质的高企给予相应奖励。重奖创新平台,对备案为省级、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力推成果转化,对参加国家、省“揭榜挂帅”形式产生的项目,分别按实际研发投入的10%5%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一次性奖励。力促科技金融,对县域内的科技型企业及“专精特新”类企业,以“知识产权、专利”贷作为抵押的,给予50%担保费补贴。

拓宽路径,平台搭建促实干每年度印发《重点科创平台项目建设清单》,重点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武汉武药制药联合湖北大学共建小分子原料药精准制造省级重点实验室,围绕高通量筛选与组合化学、绿色催化与精准合成、微化工与智能制造三大方向开展研究,打造小分子原料药精准制造创新源;与湖北师范大学共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农业基础科研能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提供服务支撑;推动建设阳新县科创中心谋划并建设阳新县科创中心项目,总投资近3亿元,并推进重点建设10个科创平台;加快建设阳新县特色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院、阳新县生命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

精准发力,人才招引见实效强化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管理。引才方面对企业引进的高科技领军人才等给予一次性最高20万元补助;对柔性引进人才参与项目最高给予30万元补助;探索事业编制企业用机制。育才方面支持企业打造创新创业团队,省级创新创业战略团队企业最高给予30万元经费支持;省级科技创新团队企业最高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留才方面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推进阳新人才创新创业超市提档升级,建设阳新人才驿站,发放“东楚英才卡”,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用才方面聚焦企业需求,实行企校人才共享;主动对接武汉(黄石)离岸科创园,通过“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机制,引导人才领衔重大项目。